
撰写时间: | 2025-05-06 | 浏览次数: | - | 来源: | 广州开发区党工委老干部局、黄埔区委老干部局 |
广州开发区、黄埔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和老干部工作的重要论述,认真落实市委、区委部署要求和市委老干部局工作安排,突出“银乐羊城·埔老生辉”工作品牌深化创建,在读懂黄埔、奉献黄埔、乐享黄埔中不断推动老干部工作开创新局面。
一、深刻感悟四十年荒滩蕉林变科创热土的生动实践,引领老同志永远听党话跟党走。回望开发区建区40周年筚路蓝缕的奋斗历程,一代又一代党员、干部和群众,以一片丹心报党恩的“拓荒牛”精神接续奋斗,把一片荒滩蕉林变成了高新技术产业聚集的科创热土,创造出一系列全国第一,铸就了“敢为人先、务实进取”的新时代开发区精神。广大老同志是开发区精神的缔造者和传承者,我们围绕“四十峥嵘·创领未来”,突出抓好三项工作,引导他们不忘初心、永葆政治本色。一是聚焦思想常新。围绕打造“三城一岛”产业增长极,开展12场新兴产业、未来产业研学活动,运用“初心云学堂”“思悟1小时”“三人课堂”等平台和方式,引导老同志始终做到政治坚定、思想常新、信念永存。二是聚焦力量凝聚。深化“六好”党支部创建,推动离退休干部党组织与两新党组织、社区党组织等联建共建,探索支部书记联训方式,遴选143名在职党员担任党建联络员,2个创新案例入选全省优秀党建案例。三是聚焦精神提振。精心举办“潮起40年·亲历者说”系列主题活动,邀请19位老同志深情讲述40年奋斗历程,宣传开发区精神,点燃全区党员干部“二次创业”激情。
二、深度融入经济大区挑大梁的时代潮流,组织引导老同志发挥好优势作用。广州谋划构建“12218”现代化产业体系,15个战略性产业有8个布局在黄埔,6个未来产业更是全部落在黄埔,我们深感使命光荣,坚持与中心任务同频共振、同向发力,不断凝聚“银发力量”助力广州在全球产业版图重塑中勇攀高峰。一是用好人才驱动这一引擎。创新构建“埔老银发人才库”,汇聚482名银发科学家、企业家和退休专业技术人才,培育15个银发人才工作室、“五老”工作室,在产业布局、园区建设、企业发展等方面献智出力,积极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支持市局在黄埔打造大湾区首个银发智库,去年银发智库获评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集体。二是用好平台支撑这一载体。按照全市银领助力“百千万工程”工作安排,以“绿美课堂”为载体,开展畅谈扶胥古韵、畅游“田园CBD”、畅享绿美黄埔等活动20余场;出台老干部助力银发经济高质量发展六条措施,选聘70名老干部担任银发产品体验官、推介官和监督员;组建32支老干部志愿服务队,区分机关、国企、候鸟、城中村四种类型社区,创新助力基层治理模式,全年开展志愿服务活动50余场、服务群众7000余人次。三是用好激励保障这一机制。健全干部荣誉退休和激励关爱机制,结合全国离退休干部“双先”评选表彰工作,广泛开展“学典型·当模范”学习宣传活动,充分利用i志愿、羊城益购、开心果爱心屋、幸福时光币等激励资源和模式,为老同志常态化发挥作用续航增能。
三、全面共享幸福黄埔建设成果,确保老同志乐享幸福晚年。黄埔两度获评全国“最具幸福感城区”,又是广州唯一“全国医养结合示范区”,我们坚持用心用情、精准服务,稳稳托起幸福“夕阳红”。一是以精细精准彰显服务温度。区领导带头在重大节日、重要节点走访慰问老干部500多人次,及时把党的关怀和温暖送到老同志的心坎上。突出离休干部和高龄、空巢、重病老同志这个重点群体,实施67个适老化改造项目,精准解决老同志急难愁盼问题。二是以体系保障彰显服务广度。主动对接民政、卫健和街镇,梳理为老社会资源服务清单,使惠老举措应知尽知、应享尽享。联动6家医疗机构开辟就医绿色通道,在老同志学习活动场所建好健康驿站,延伸“预防—治疗—康复”服务链条,用心用情为老同志身心健康护航。三是以阵地优化彰显服务深度。建好用好区老干部(老年)大学和老干部活动中心,开设119个街(镇)、社区(村)分教点,提供8000余个学位。探索“老年教育+”模式,发挥区域科创、产业和文旅优势,打造13个校外实践基地,融入全区党群服务阵地体系,共建“初心驿站”,不断满足老同志品质养老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