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事指南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阵地建设 > 老年干部大学

科技赋能非遗,激发银发活力

撰写时间: 2024-12-03 浏览次数: - 来源: 增城区老干部老年大学

  近日,增城区老干部(老年)大学联合广州老年开放大学增城学院开展了一次富有意义的康养学游“绿美课堂”,组织了30多名优秀学员代表参观现代农业代表——风行仙泉湖牧场,及非遗产业代表——澳海老土豉油生产基地,了解科技赋能的现代产业及非遗产业。

  

  了解现代产奶科技

  当天早上,学员们来到位于仙村镇的风行仙泉湖牧场。在奶牛科普馆内,学员们深入了解风行乳业的品牌故事、牛奶品质、奶源历史等,并品尝仙泉湖牧场鲜牛奶。随后,学员们换好防菌服,做好消毒卫生工作,进入奶牛养殖场参观奶牛生活和产奶的地方。让学员深感惊喜的是近千亩的养殖场几乎看不到工作人员,整个养殖场都实现了自动化,有专门的自动清洁机器清扫粪便,干净整洁的牛舍几乎闻不到臭味,这里的奶牛不拴系、无颈枷、无固定床位的牛舍,可自由采食、饮水和运动。牧场还根据奶牛的年龄进行“私人定制”:配备有柔软舒适的床垫,尺寸与曲度量身定制的卧栏与牛道,以及贴心的挠痒装置与防暑降温系统,一栋栋星级“牛牛宾馆”,让奶牛在这里休闲、舒适地度过每一天。

  学员们纷纷表示,通过牧场的“牛牛小课堂”普及牛奶营养和奶牛饲养成长等知识,感受到牛奶生产的现代科技,了解到奶牛历史、畜牧养殖、牛奶知识等,真是一次充满趣味的科普之旅。

  感受非遗独特魅力

  下午,学员们来到位于石滩镇麻车村的澳海老土豉油生产基地。在非遗理念馆内,非遗传承人刘庆堂先生耐心地介绍了澳海传承发展的悠久历史,以及其独特的酿造工艺和非遗文化价值。以传统古法酿造的“澳海老土豉油”是增城石滩豉油最具代表性的品牌之一。刘先生的酱油酿造技艺(增城石滩豉油)还是广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随后,大家来到酱油大晒场,刘先生详细讲解了酱油的酿造工艺,从选豆、煮豆、晾晒、制曲、过滤到成品的制作过程,让学员们实地感受了历史悠久的南派酱油制作文化。在酱油晒场里,上百口酱油发酵缸整齐排列,它们静静地伫立,历经日晒夜露的洗礼。缸内的黄豆在自然的恩赐下,缓缓吸收着日月精华,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酝酿出独特的风味。

  阵阵酱油香在空气中弥漫,学员们穿梭在晒场内,有的拍照留念,有的拿出纸笔记录酱油的酿造步骤,通过亲身体验和实践,更加深入地了解到非遗的内涵和价值,激发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尊重,从而增强对非遗的保护意识。

  在现代社会,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和全球化浪潮的冲击,传统文化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非遗作为中华民族悠久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承载着丰富的文化记忆,更是民族精神的重要象征。今后,学校将继续开展走进增城非遗“绿美课堂”系列,旨在广泛发动带动全区老年人及老干部工作者积极参与“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和绿美增城生态建设,促进银发经济提速发展。

中共广州市委老干部局网站
copyright©2021 中共广州市委老干部局
粤ICP备18098919号 地址:广州市越秀区法政路30号
               
您是访问本站的第-位客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