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撰写时间: | 2024-11-27 | 浏览次数: | - | 来源: | 中共广州市委老干部局 |
11月19日,由广州市委老干部局主办、增城区委老干部局承办、增城区“百千万工程”指挥办和增城区文联协办的第四场广州市银领助力“百千万工程”主题宣讲活动在增城成功举办。增城区基层干部群众、老干部活动团队、部分区管退休干部、老干部工作者等参加宣讲活动。
紧扣宣讲主题 讲述“百千万工程”新气象
增城区正果镇畲族村是广州地区唯一的少数民族聚居村,乡土丰饶,乡韵悠长,歌曲《昂啰喂》唱出畲族村群众在乡村振兴道路上幸福快乐的好心情;“北五常,南丝苗”,增城丝苗米是广东著名的稻米品牌,朱村街万亩丝苗米基地的晚稻成熟了,舞蹈《庆丰收》跳出了一片好“丰”景;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区、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区,《繁花似锦觅增城》走出了增城踔厉奋发新征程……
主题宣讲活动将“百千万工程”与文艺相结合,通过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融合舞蹈、音乐、情景剧、朗诵等多种形式,向观众普及“百千万工程”知识,讲述广州老干部助力“百千万工程”的生动故事,展示增城区“百千万工程”取得的丰硕成果,宣讲现场既“走新”又“走心”,观众在沉浸式体验中体会学习。
致敬老有所为 深挖“百千万工程”好故事
“退休前,他培育33个丝苗米品种,推广至13个省区,种植面积数十万亩;退休后,他在家里阳台建起试验田,育成七野丝苗、香野丝苗、九野丝苗等7个新一代‘野’字号优良丝苗米品种并将研究成果倾囊相授给农民朋友。”主讲人陈晓琳携手老干部工作者,以小品《稻香》讲述了“全国劳动模范”“广东省首届丁颖科技奖”获得者——增城区退休老干部宋东海助力“百千万工程”建设的故事。
为致敬老干部老有所为,宣讲活动专门设置了“最美老干部”颁奖环节。增城区“百千万工程”指挥办、区委老干部局授予张金定、宋东海两位老同志“增城区银领助力‘百千万工程’最美老干部”荣誉称号。
老同志张金定助力“百千万工程”的故事同样生动感人,富有力量。他退休后回到家乡派潭镇佳松岭村居住,18年来积极为家乡的产业发展、村容改造、文化建设等献计出力,助力佳松岭村搭上乡村振兴的快车道并成为广东省首批“百千万工程”典型村。
随着主持人深情的介绍,两位老同志依次走上舞台,宣讲现场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在增城,像“宋老”“张老”一样的老干部还有许多,他们积极参与银领助力“百千万工程”实践活动,利用所学所长服务基层、服务群众,展现了新时代老干部老骥伏枥的健康心态和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怀,书写广州老干部与“百千万工程”感人篇章。
凝聚银发力量 激发“百千万工程”新动能
“戴上了荣退的勋章,即将告别奋斗一生的值班岗”“不为那远去的时光,只为这永恒的光芒。”在朗诵《永恒的光芒》后,宣讲现场举行了“今日再上岗,助力百千万工程”增城区管干部光荣退休仪式。随着大屏幕上荣退干部华章品鉴录的播放,他们佩戴绶带挥手走上舞台,接受由市委老干部局和增城区委领导颁发的纪念牌。
参加荣退仪式的老同志都是刚刚退休的,增城的发展离不开老同志们打下的坚实基础和作出的巨大贡献。如今,增城区着力推动广州东部中心“现代活力核”成形起势,打造环南昆山—罗浮山县镇村高质量发展引领区综合门户,改革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为老同志们举办荣退仪式,是感谢与祝福,是号召与祝愿,感谢老同志燃烧的青春和卓越付出,祝福他们人生新阶段幸福安康;号召老同志老有所为,用银发力量助力“百千万工程”建设,祝愿他们人生新阶段再创辉煌。
广州市委老干部局有关同志表示,银领助力“百千万工程”主题宣讲在白云区、南沙区、增城区已成功举办了四场。宣讲深入基层、校园,凝聚起广州老干部银发力量,发出助力“百千万工程”建设强烈号召,相信未来会有更多像“张老”“宋老”一样的老干部,他们与“百千万工程”的故事会传得更开、更广、更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