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撰写时间: | 2024-10-31 | 浏览次数: | - | 来源: | 中共广州市委老干部局 |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给“银龄行动”老年志愿者代表回信中强调,老年人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希望广大老年朋友保持老骥伏枥、老当益壮的健康心态和进取精神,既要老有所养、老有所乐,又要老有所为,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贡献“银发力量”。
在广州,就有一批活跃的“银龄”志愿者,他们牢记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在党建、经济、科技、教育、文化、医疗、农业、法律等领域发挥所长,不辞辛苦长年活跃在社区乡村,深入千家万户,尽心尽力开展志愿服务,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广州实践贡献“银发力量”,奋力书写“老有所为”新篇章。
黄小林 拒百万年薪到大山支教扶贫
黄小林,1976年8月参加工作,1986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2019年9月退休,广州市天河中学原党委书记。退休至今,黄小林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初心和使命,前往贫困山区义务支教,提升学校教学管理水平,慷慨解囊帮扶贫困学生,赢得了师生们的尊敬和爱戴,先后获得“贵州省脱贫攻坚优秀共产党员”“广东省脱贫攻坚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2019年9月,刚退休的黄小林放弃某民办学校开出的百万年薪和优厚的生活待遇,到贵州省毕节市纳雍县义务支教,担任纳雍五中执行校长。他每天工作超过12小时,从清晨6点起床,到晚上9点检查晚自习,以忘我的敬业精神、渊博学识与精湛教学艺术赢得全体师生尊敬。
黄小林特别重视校本教学研究,他引进广州教研的好做法。每个月,他还联系广州市天河中学骨干教师到纳雍五中开展同题异构课和高三教学诊断,筹集资金让学校干部和老师到天河中学跟岗学习。在他的“敢抓敢管”下,教师们互相取长补短、学习借鉴,不仅教学水平得到显著的提升,工作态度和教学模式也发生了可喜的变化。在短短一年间,纳雍五中高考成绩创历史新高,二本上线率激增30.22%,实现质的飞跃。
黄小林一直致力于全面关爱学生,注重“智”“志”“资”三方面的帮扶。黄小林说:“真正的教育,不只是传授知识,而是关注学生内心世界,帮助他们成为更好的人。”他经常向学生们讲述自己下乡、当兵和自学考上大学的励志故事,特别是在自卫反击战期间携带冲锋枪在坑道里坚持学习的经历,为高三学生作了《幸福是奋斗出来的》和《一切皆有可能》两场演讲,激励他们奋发向上。
面对纳雍县经济困难家庭较多的现实,他从2019年11月开始按每人每年4000元生活费标准资助3位贫困家庭学生直至高中毕业,并承诺资助他们本科4年的学费。他还联系天河中学爱心人士组织“爱欣会”每年出资2万元帮助20名家庭困难学生,并通过广州市天河区车陂商会等筹集资金10多万元,以每生每年4000元标准资助24名贫困生。
支教结束后,黄小林继续担任纳雍五中的终身名誉校长,每年都是自费前去指导工作。他为全县中小学校长进行了专题培训,有效提升校长们的学校管理能力。同时,他还向高中中层以上干部、年级主任及科组长分享高考备考策略,为纳雍培养出一支高素质教师队伍。黄小林说:“我要趁现在还有能力,尽我所能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做一些对社会和他人更有意义的事情。”
冯金泉 免费帮社区居民修家电
冯金泉今年72岁,是一名有23年党龄的老党员,黄埔区文冲街石化社区党委第九支部书记。在石化社区,若是点名要找冯叔、冯师傅、冯书记上门修家电,那多半要找的便是他。
2008年退休后,与社区老人闲聊的机会多了,冯金泉渐渐地发现多数老人,特别是独居老人,身边需要一个会修家电的帮手。“作为一名党员,我希望尽自己的能力,帮助居民、帮助老人。”此后,冯金泉便自备工具箱,装上钳子、螺丝刀等工具,上门为有需要的居民维修家电。
冯金泉的维修技术是年轻时在工作岗位上练就的。年轻时,他是广州石化的一名后勤管理人员。因服务生产需要,他兼顾维修、擦车等工作。有基础知识积累,再加上维修经验不断丰富,冯金泉目前能够修理的家电种类多样:小到电饭煲、电热水壶,大到煤气炉、热水器、洗衣机,甚至缝纫机、包边机都能下手修理。
近年来,找到冯金泉维修家电的居民越来越多,既有老同事和相熟的邻居,也有经社区、邻居介绍慕名而来的新面孔。遇到生面孔预约上门修理家电时,冯金泉会坦然告诉对方,会尽自己的能力维修,但自己并非万能。
很多次,在维修完毕后,居民提出要给劳务费,冯金泉都会婉言谢绝。冯金泉帮助邻居维修家电有自己的规矩——不收费、不吃饭、需回访,“街坊邻里,收两三块钱的维修费,没意思!我有退休金,也没必要收这笔维修钱。吃别人一顿饭,饭钱比维修费还贵,我心里也过意不去。回访是了解维修后家电的使用情况,可以令人家放心。”
冯金泉的巧妙手艺在街坊邻里间传播开来,也传到商家耳朵里。此前,曾有商家抛出橄榄枝,聘请他做师傅。对于商业性的邀约,冯金泉并不心动。“我想就在社区这里帮帮人家,我高兴,大家也高兴。大家互相帮助互相理解,社区才融洽。”冯金泉说。
被冯金泉的无私奉献精神感染,辉哥、冯师傅两位街坊一同加入志愿维修队伍。“自己能力有限,有能力的邻居大家互帮互助,能够帮助的人更多!”冯金泉表示,未来希望能够有更多维修能手加入志愿服务,共同帮助有需要的居民。
何丹 献身志愿服务 当好模范党员
何丹,中共党员,市纪委监委原正处级纪检监察员,2004年8月退休。退休以来,何丹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曾连续6年担任市纪委监委机关离退休第二党支部书记,关心单位离退休干部、积极投身志愿服务,获评广东省五星级志愿者、广州市优秀志愿者、广州市亚运会和亚残运优秀志愿者、海珠区亚运会志愿者标兵等荣誉,2012年荣获广州市政府志愿服务“广州奖”表彰,2020年被评为“广州市最美银发志愿者”。
何丹同志坚持退休不褪色,全身心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务和志愿服务,发挥退休老干部经验丰富、熟悉地方情况的独特优势,在各项志愿服务中贡献老党员力量、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围绕服务保障亚运会,何丹同志全流程参与相关志愿服务,亚运会前参与街道文明督导队,积极开展街道创建文明城市宣传和值勤活动;亚运会和亚残运会期间,担任志愿驿站站长,与大学生志愿者、社会志愿者共同奋战、宣传广州精神,更好服务运动员、游客和市民;亚运会后,担任助残项目经理,组织“开心乐园”助残项目,对多个街道工疗站开展探访活动,推动亚运会和亚残运会精神延伸传递。
2011年以来,何丹同志加入海珠区青年志愿者协会,2011至2017年间担任海珠区“志愿在康园”凤阳志愿队队长,加入海珠区广百新一城志愿驿站。十多年来,参与禁毒控烟进社区进校园、福袋传城、琶洲春运、海珠迎春花市、广交会、大拇指文明交通指引、彩虹计划重病儿童探访、海珠志爱餐等志愿服务,志愿服务总时长达8000余小时,曾获广东省五星志愿者、广州市和海珠区优秀志愿者、海珠区亚运会志愿者标兵、2016年广州市“志愿在康园”计划优秀志愿者领袖、社区最美志愿者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