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写时间: | 2015-10-13 | 浏览次数: | - | 来源: |
广州市老年干部大学英语班学员 高琦
微博体,是网络时代下产生名词,是指因应微博(微信朋友圈)等社交媒体而产生的一种文体,它们一般是一些简短而有意思的句子,或诉感悟、或说见闻,或评时事,或品旅途。
其实,这种“微博体”古已有之,有学者说这最早可以追溯到《论语》,也有人认为这始于明朝陈继儒的《小窗幽记》,然后又有李渔的《闲情偶寄》、张潮的《幽梦影》、王永斌的《围炉夜话》等,都是个中代表。
而我却独爱《幽梦影》,这部由清代人张潮撰写的“微博体”笔记小品,似有一种独特而又难以言说的魅力。这或许源于作者涨潮,这位出自书香门第,少有聪颖之名却科举不顺的才子;这位爱好游历,交游广阔,踏遍名山大川的行动者;这位心胸阔达,善品生活的发现者。他用独特的视角、奇妙的文思、清新隽永的句子记录下的所见所闻和生活感悟,令人读之大畅,思之回味。石庞曾言此书为:“以风流为道学,寓教化于诙谐。”
下面,我摘录了书中一些句子,与学友、同好们分享:
一、春风如酒,夏风如茗,秋风如烟,如姜芥。
二、雨之为物,能令昼短,能令夜长。
三、读经宜冬,其神专也;读史宜夏,其时久也;读诸子宜秋,其致别也;读诸集宜春,其机畅也。
四、少年读书,如隙中窥月;中年读书,如庭中望月;老年读书,如台上玩月。皆以阅历之深浅,为所得之深浅耳。
五、对渊博友,如读异书;对风雅友,如读名人诗文;对谨饬友,如读圣贤经传;对滑稽友,如读传奇小说。
六、花不可以无蝶,山不可以无泉,石不可以无苔,水不可以无藻,乔木不可以无藤萝,人不可以无癖。
七、入世须学东方曼倩,出世须学佛印了元。
八、天下有一人知己,可以不恨。不独人也,物亦有之。如菊以渊明为知己;梅以和靖为知己;竹以子猷为知己;莲以濂溪为知己;桃以避秦人为知己;杏以董奉为知己;石以米颠为知己;荔枝以太真为知己;茶以卢仝、陆羽为知己;香草以灵均为知己;莼鲈以季鹰为知己;瓜以邵平为知己;鸡以宋宗为知己;鹅以右军为知己;鼓以祢衡为知己;琵琶以明妃为知己。
九、文章是案头之山水,山水乃地上之文章。
以上只是笔者一些粗浅的读书体会。常言一百个人眼中有一百个哈姆雷特,我从这本书中感受到的是一种别致的生活品味和态度,有诗曰:“幽梦一帘花影深,清风明月露天真。山川万物皆文史,阅尽沧桑自在身。”
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