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撰写时间: | 2023-06-21 | 浏览次数: | - | 来源: | 广州大学 |
在自媒体时代下,以图文即兴记录生活成为了我日常的一部分。在我的微信朋友圈中,会时不时出现家门前流溪河在不同境况下的万种风情。倘若久不见流溪河倩影,甚至会有熟悉的朋友提醒:“你有多久没拍流溪河啦?”朋友期待看到流溪河,应该是因为已经和我一样喜欢上了流溪河的绝佳美景。
流溪河是广州的母亲河,更是一条幸福之河,而我能幸运地成为流溪河畔长驻居民,不得不说是一份天赐的恩惠。每每驻足阳台,与端庄大气的流溪河四目相对时,总会有万千思绪浮上心头。
我是广州大学研究生院的一名退休干部。28 年前,28 岁的我随先生一起,带着 3岁的儿子举家南迁,最终落户广州。先生入职广州师范学院数学系,我则入职了广州师范学院大学英语部。
初到羊城时,我感到新鲜而忐忑。这新鲜来自于对广州主干道川流不息的车辆的好奇,整个城市呈现出极强的动感,让我眼前一亮。令我忐忑的是,在大都市纵横交错的马路、七绕八拐的巷道中,稍不留意便会迷失方向。尤其那个时候信息还不是很发达,我对广州以外的市、区、县的名称以及路况真的知之甚少。
结缘从化是从 2005 年开始的。那时,先生被派驻到学校所属的一个二级学院工作,学院的院址就在从化的太平镇辖区内。从此,从化便进入了我的视线,而我对从化接触最多的就是广从路和流溪河了。
广从路,现在叫旧广从路,那时是我先生工作单位与家之间的必经之路。平时先生住校,偶有头痛脑热,半夜三更需要送药添被时,这段不到 50 公里的路程,我往往得驾车近 2 小时才能到达。一路上,红绿灯之类的安全警示固然存在,但路面坑坑洼洼,驾车时颠簸不平,现在回想起来仍心有余悸。听一位朋友说,旧广从路建设初期,因为道路两边村民的交通安全意识较为薄弱,前往农耕途中时常无所顾忌地横穿马路,由此发生多起交通伤亡事故。
我认识、了解流溪河也是因为先生的缘故。那时的流溪河两岸有着许多不规范搭建的农家菜馆,菜馆的鸡鸭鹅等特色菜品固然美味,但却是以流溪河必须忍受餐饮污染为代价的。
当时,从化常被外界认为是广州周边经济最落后的区域,鲜有人问津。然而,我对它却饱含着深情,这不仅仅因为先生在此工作,更是感受到了从化骨子里所蕴含的美好能量。2013 年,从化太平镇辖区的紫泉流溪湾第一期楼盘开售,面对周边的一片萧条凌乱,不少人在购房时退缩犹豫,但我果断签下协议,皆因眼中注满了流溪风光,对它充满憧憬。
2005 年至 2022 年的 17 年间,我始终关注着从化,见证了从化撤市改区,从“落后区域”演变成为“广州后花园”的过程。如今,且不说从化有着诸多小镇特色的乡土民情、生态公园的清山秀水、万千花卉的姹紫嫣红、养生温泉的舒心惬意,就我视野里每天触碰的新广从路、流溪河风光,就足以称道。
广州地铁 14 号线的从化地段沿广从路而建,是政府给从化市民带来的一项重大福利,旧广从路也一并改造。如今,从广州老城区的家到从化的家可一路畅行。而地铁 14 号线那气势磅礴的轨道在地上地下蜿蜒自如,充满强烈的视觉冲击力的设计,为新广从路增添了华丽感和现代气息。地铁 14 号线的工程能荣获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奖,绝对实至名归。
再看流溪河,2020 年开始,市政府对流溪河从化境内南至太平镇、北至从化温泉的地段进行整改,不仅在河岸新建了沿河碧道,还在示范段范围进行了水安全提升、水环境整治、水生态保护与修复、景观与特色营造、游憩系统构建等五大方面的建设。
如今,家门口的流溪河人造绿道早已竣工,每到夜晚,在排列整齐、充满朦胧意境的太阳能灯光里,总能看到人们三三两两地散步健身,勾勒出一幅岁月静好的画面。而我也能每天享受着流溪河的秀丽风光,闲暇之余在阳台支一张小桌,泡一壶清茶,或静思或阅读或欣赏流溪河衬托下的朗月清风,心泰身宁。
感谢新时代,感谢党和祖国,感谢我人生路上各种磨练,让我从江苏农村来到了广州这片大天地,并有机会在这方净土里安身立命,让我能享受到无比幸福的退休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