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撰写时间: | 2021-09-30 | 浏览次数: | - | 来源: | 广州市政协办公厅 |
时间进入2017年。原来欣欣向荣、安定祥和的龙川县,突然让人感觉到人心浮动,民间出现一种焦虑不安的情绪。群众议论纷纷:
“赣深铁路为什么不经过我们龙川了?”
“谁这么大的胆子,定下来的方案又改变了?”
“找广铁去,不给我们一个满意的答复决不罢休!”
老话说,风起于青萍之末。这种不满情绪发展下去,将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弄不好还会出大乱子,必须及时化解。为了维护社会稳定,龙川县委、县政府积极疏通群众情绪,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安民告示,表示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人民群众的意见,强烈要求广铁集团按照原方案实修建赣深高铁。
当初,赣深铁路修到龙川的消息传来,全县上下是何等欢腾的景象!可是,煮熟了的鸭子怎么会飞了呢? 这一更改,龙川人可就不答应了。他们找铁路企业理论,广铁集团说方案由省发改委定,不关我们的事;发改委说,这是专家组提出来的意见,省政府已经批准了,我们没有权力改。四处奔走,却毫无作用。
正在焦头烂额的时刻,省老区建设促进会到龙川调研,带队的是陈开枝会长。龙川县的领导眼前一亮,想起陈开枝是处理奇难杂症的专家,赶快找他商量,请他出个好主意。说起陈开枝,大家应当不陌生,他是大名鼎鼎的全国扶贫状元。2005年,满65周岁的陈开枝从广州市政协主席岗位上退休,他在市政协大会上发表简短的退休感言时说:“我的公务员职业画上了句号,但对共产党员的义务来说,只能打上一个逗号,生命不止,奋斗不息。”2013年,他服从省委的安排,担任省老促会的会长,革命生涯又踏上了新的征程。为了推动革命老区的振兴,他永不言倦地工作,足迹踏遍南粤大地。在省老促会的大力促进下,推动梅州等原中央苏区落实优惠扶持政策,为海陆丰革命老区对接和争取政策取得显著成效,有力地推动欠发达老区的发展。
陈开枝对龙川人民的要求非常上心,马不停蹄地找各有关部门沟通协商,并直接找省政府领导汇报。省领导非常理解龙川群众的诉求,但赣深铁路是国家项目,有个顾全大局的问题,不便提出异议。陈开枝心里想,省政府不方便说,那就请国家级的机构帮忙呼吁去。于是就恳请全国老促会出面做国家发改委的工作,可是仍然得不到满意的答复。
许多同志劝陈开枝说:“看来是没有办法了,你都奔八十的人了,何苦还操这么大的心呢?”
他风趣地回答说:“七零后、八零后不是正年轻有为吗,我现在不干什么时候才干?”
知难而进是陈开枝的个性,他查阅国务院有关文件,了解到国家对原中央苏区高铁、高速公路、港口、码头、机等基本设施建设,是给予政策倾斜的,是可以说服主管部门改变主意的。于是,他不畏艰难、不辞劳苦,带着河源市、龙川县的领导,风尘仆仆地赶往北京请示国家发改委。
国家发改委的领导和主管司局的负责人接访时强调说:赣深铁路改道是经过科学研判的,专家组具体算过账,线路经过龙川要拐一个弯道,拉长了32公里,要多投资60多个亿,赣州到深圳的车票就要提高5块钱,于国家、于个人都不合算。因此要把线路拉直,偏离龙川的境内事在必然。
灵活机动是陈开枝工作的艺术,来前已做好充准备的,他胸有成竹地说:“专家组算经济账,我也算经济账。专家组只算铁路的成本,但没有算产生的经济社会效益。高铁经过龙川,不仅能拉动龙川县的经济发展,还能辐射周边的兴宁、紫金、河源、惠州等一大片,所产生的经济效益不可估量啊!”
发改委的领导听了陈开枝这番话,谈话的口气软了很多,但依然以国家财政计划为理由,不同意铁路弯道经过龙川。陈开枝和同行的县市负责人毫不气馁,继续和发改委协商。陈开枝说:“我们不仅要算经济账,更重要的是要算政治账。革命战争年代,老区的前辈为革命流血牺牲,在致富奔康的新时代,我们不能让他们的后代再流泪啊!国家多花一点钱,为他们修一条铁路,算是对老区人民的回报,体现共产党的良心,原中央苏区的人民会更加感激党,跟着党努力奋斗,实现现代化,那是多大的效益啊!”
协商的气氛越来越融洽,最后发改委领导表示:“你们的意见很好,我们一定好好研究,给你们一个明确的答复。”
龙川人民等到的是一个十分利好的消息:赣深铁路按原设计方案经过龙川,而且龙川高铁站的规模比原设计扩大了很多,是一座极具规模和发展潜力的新站点。龙川人民终于圆了朝思暮想的高铁梦!喜讯传来,龙川的老百姓变忧心忡忡为万众欢腾,把党的关怀转化成奋斗的力量,全面建设平安龙川、富裕龙川、幸福龙川,奔向更加辉煌灿烂的明天!
(作者:广州市政协原副秘书长、办公厅巡视员 吴茂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