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撰写时间: | 2015-07-21 | 浏览次数: | - | 来源: |
近年来,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按照中央有关精神要求,积极建立经费保障制度,加大资金投入,统一支出标准,推进资源共享,优化资源配置,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使中央国家机关老年大学建设不断迈向新台阶。
一、加大资金投入,促进资源共享,扩大办学规模。随着学习人次的增多,中央国家机关34所老年大学的日常运行支出,呈逐年上升趋势,给各部门造成较大的资金压力。2010年,国管局积极与财政部沟通协调,设立了老年大学运行经费项目,专项用于弥补各老年大学日常运行开支的经费不足,保障了老年大学各项工作的正常运转。针对各老年大学普遍存在活动场地狭小、教学设备缺乏、授课经费紧张的现状,国管局要求各部门在申请改造活动站时,预留出老年大学教学场地,并在活动站进行维修和购置设备时对老年大学予以适当支持。几年来,各部门共改造教学场地6千多平方米,新增教学场地1万多平方米,配备乐器、半球云台、投影仪、电脑等教学设备600余件,累计解决授课费900万元。这些举措极大地改善了办学条件,丰富了教学手段,缓解了资金压力。同时,按照离退休干部“四就近”服务管理要求,国管局积极推进中央国家机关老年大学与社区资源共享,一些非本部门的离退休人员、社区老同志纷纷到老年大学参加学习活动。
二、建章立制,统一标准,提高科学化规范化办学水平。因过去中央国家机关老年大学教师的授课费没有统一标准,同一教师在不同单位授课收入差异较大,造成教师间相互攀比,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为保证教学工作的正常开展,2013年,国管局制定了《中央国家机关老年大学运行经费管理暂行办法》,一是明确经费运行的开支范围和开支渠道,规范支出行为;二是统一并适当提高授课费标准,建立授课激励机制,一方面杜绝攀比现象,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教师收入水平,吸引更多的人才长期从事老年教育工作,以保持授课的连续性,另一方面也解决“教好教坏一个样”、“教多教少一个样”问题,确保教学质量。同时,国管局还建立了中央国家机关老年大学定期会议机制,并利用现场会、座谈会等方式交流办学经验,共同研究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不断提高老年大学日常教学管理水平。
三、统编教材,建立师资库,着力提高教学质量。一直以来,教材编选是各老年大学普遍存在的难题。教材使用存在很大的随意性,教材的标准、内容、要求都不够规范,其权威性、系统性、实用性也不强,极大地影响了教学整体质量。对此,国管局专门组织专业人员编撰了一系列中央国家机关老年大学教材丛书,计划于今年在各老年大学免费试用。为解决老年大学快速发展导致的师资力量不足问题,国管局建立了中央国家机关老年大学师资库,积极吸纳优秀教师,优化师资结构,努力为各老年大学提供稳定的教师力量。目前,该师资库已征集到200名教师,大大方便了各老年大学的自主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