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事指南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经验交流 > 学习交流

创新服务:越秀区委老干部局扎实推进“四就近”工作

撰写时间: 2015-08-20 浏览次数: - 来源:

 

  创新服务:越秀区委老干部局扎实推进“四就近”工作

  越秀区委老干部局按照“老干部局+街道”服务模式,通过加强与各职能部门、各街道社区的联系和协作,积极探索“四就近”服务的方式方法,扎实推进“四就近”工作,让老干部就近享受到享有更多、更好的就近服务。

  一、加大对基层工作人员的宣传和培训力度,夯实打好工作基础

  区委老干部局每年举办区老干部工作会议、老干部工作人员业务培训班,都将全区18条街道负责老龄工作的分管领导和具体工作人员纳入参会、培训对象,宣传利用社区资源服务离退休干部的意义、内容、做法,加强对开展“四就近”服务工作的指导。同时,在该局的积极协调推动下,各街道都指定了一名工作人员与区委老干部局联系开展“四就近”工作,使“四就近”老干部工作在街道有了具体联系人员。

  二、以离休干部和有特殊困难的退休老干为重点,与街道社区对接做好服务工作

  区委老干部局主动与街道、社区联系对接,,将离休干部和需要特别照顾的孤寡、失能等退休干部约108人的情况按居住辖区提供给各街道,以便充分做好对接工作,充分利利用用街道家庭综合服务中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义工等做好服务工作。如,联系北京街长者饭堂为居住在辖区内的离休干部提供午餐;协调六榕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个别行动不便的老干部提供家庭病床服务;区委老干部局干部还和东山街社工一起上门为老干部提供健康咨询。

  三、积极协助申请政府购买服务,切实让老同志享受到社区养老服务

  为使高龄老干部就近得到便利的照顾,区委老干部局积极与区民政局联系,协助为老同志申请各项政府购买服务项目。目前,该区每月向全区80周岁以上独居老干部发放价值300元的服务券,老同志凭服务券可以享受社区饭堂、兴趣班、按摩等服务,也可以兑换成同等价值的上门服务,包括上门清洁、煮食、送餐等;区委老干部局还为离休干部、80周岁以上退休干部申请免费安装平安钟,为其他未满80周岁但确有需要的退休干部申请安装平安钟,至今累计为全区237名老干部申请安装了平安钟,其中157名享受政府购买服务的减免照顾。

  四、依托社区网格化服务管理,初步探索老干部社区“医养结合”方式。

  区委老干部局紧跟推进社区网格化服务管理推进步伐,与六榕街、东湖街、北京街等街道密切协作,积极探索社区“医养结合”方式。如,六榕街把辖区划分成8个健康教育服务网格,对老干部健康教育也实行分片包干责任制的网格化管理;东湖街等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直接深入到长者日托中心、全托敬老院、居民家庭等提供送医送药、康复、护理、健康教育等服务,让居住在该辖区内的老干部在社区就能享受到及时、便捷的医护服务。

  五、建设局门户网站,为老同志学习交流创造便利条件

  为使老干部足不出户就有专属的学习、交流平台,区委老干部局依托越秀区信息网建设老干部工作网站,并于2014年11月运行开通。网站除发布老干部政策、工作动态、养老资讯、活动情况、学习成果等信息外,老干部也可以在网站发表自己的文章、绘画、书法、摄影作品等。网站开通以来吸引了越来越多老同志参与,不少老同志积极投稿,连身处国外的老同志也时常上网浏览、投稿。此外,区委老干部局还与区民政局、区老龄办合作,开辟了“养老园地”专栏,集中介绍区各类养老资讯,方便老干部随时查看,掌握区内养老服务资源。

  六、积极搭建平台,引导老干部传递发挥正能量

  区委老干部局组建了老干部志愿者队伍,并与区文广新局、各街道挂钩,引导老干部志愿者参加社区清洁、治安维稳、文明共建、公益慈善、文艺演出等活动,老同志在享受社区服务的同时,也积极为社区建设贡献力量。全区35个离退休干部党支部实现了关工小组“一肩挑”,离退休干部党员活跃在各街道、社区,以多种方式关心下一代的成长。如,农林街的老同志联合街关工委等,开办了面向6至13岁少年儿童的《弟子规》德育公益学堂,通过讲授以《弟子规》为主的国学经典,培养家长、孩子的德行,促进社区、家庭的和谐。

  (2015年8月)

老同志参加越秀长者综合服务中心的身心健康要诀主题活动。

老同志在街道开办的《弟子规》德育公益学堂,受到家长和孩子们的欢迎。

区委老干部局干部与街道医护人员为离休干部送医上门。

                            (2015年8月)


中共广州市委老干部局网站
copyright©2021 中共广州市委老干部局
粤ICP备18098919号 地址:广州市越秀区法政路30号
               
您是访问本站的第-位客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