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撰写时间: | 2015-07-21 | 浏览次数: | - | 来源: |
开放30多年来,老干部工作不断总结和运用成功经验,不断改革创新发展,形成了一套独具特色的老干部工作理论和词汇,在指导工作实践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在现实中发现,这些具有丰富内涵的词汇并未形成完整的表述,没有在人们头脑中形成系统的概念。本文就有关词汇进行梳理,并结合当前特点谈谈粗浅看法,归纳起来就是“一二三四五六”:即“一个大局”、“两项待遇”、“三个机制”、“四个就近”、“五老人员”、“六个老有”。了解掌握了“一二三四五六”工作特点,就基本掌握了老干部工作的重点。
“一个大局”
启示:当前的大局就是党中央“四个全面”的重大战略布局,必须牢牢把握大局顾全大局,坚持服从服务于大局
“四个全面”,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是党中央在新的历史时期治国理政的重大战略布局。当前,老干部工作必须服务服从于这个大局。
习近平总书记最近指出:老干部工作是非常重要的工作,在我们党的工作中具有特殊重要的地位,承载着党中央关心爱护广大老同志的重要任务。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高度,为做好新形势下老干部工作指明了方向。老干部工作不是中心,却是“非常重要的工作”;不是大局,但“具有特殊重要的地位”,老干部工作做得好坏,既牵动中心,也影响大局。老干部工作要确立大局观,始终站在全局和讲政治的高度,牢牢把握大局、服从大局、服务大局、顾全大局,想事情、做工作都要把握这个大局,在大局中行动。就是要讲政治、谋全局,以“位卑未敢忘忧国”的赤诚之心,谋小康之业、扬改革之帆、行法治之道、筑执政之基,把为党的事业增添正能量作为老干部工作的价值取向,进一步把老干部工作抓好抓实。经验教训告诉我们,只有把老干部工作纳入整个大局来谋划和推动,我们的工作才能有更大作为和空间,反之就会迷失方向、影响大局。
“两项待遇”
启示:“两项待遇”是党中央对广大老同志关心爱护的具体体现,必须坚持把握这一工作重心,落实好老干部的政治待遇和生活待遇
“两项待遇”指的是老干部的政治待遇和生活待遇。早在1982年,《中共中央关于建立老干部退休制度的决定》中就明确提出,老干部离退休以后,基本政治待遇不变,生活待遇还要略为从优。
落实好老干部的“两项待遇”是中央重大决策,也是老干部工作的重中之重。首先是要认真落实好政治待遇。重点是落实好党组织生活制度、阅读文件制度、参加重要会议和重大活动制度、情况通报制度、定期学习和思想教育制度、组织听报告制度、参观考察制度、走访慰问制度、征求意见制度、订阅报刊制度等各项制度;要着力加强离退休干部“两项建设”,坚持把思想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来抓,把基层党组织作为战斗堡垒来打造,通过扎实有效的工作,把广大离退休干部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和省委的重大决策部署上来。其次是要落实好生活待遇。这里讲的生活待遇,专指离休干部的生活待遇,主要包括离休费、生活补贴、住房、参观、用车、医疗保健、护理费等方面。干部离休后,原标准工资(含保留工资)照发,福利待遇不变。其他各项生活待遇都与所在地区同级在职干部一样对待,并切实给予保障。这是党和国家对离休干部生活待遇的总的政策规定。只有把老干部的政治、生活待遇落实到位了,才能为老干部安度晚年提供有力保障。
“三个机制”
启示:“三个机制”是特定历史条件下制定的政策措施,必须坚持特殊群体特事特办原则,充分体现老干部工作的责任担当
“三个机制”即离休费保障机制、医药费保障机制和财政支持机制。这是专为落实好离休干部生活待遇而建立的机制。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后期,一些地方和单位反复拖欠离休干部的离休费和医药费,改制和破产国有企业离休干部的离休费、医药费拖欠现象尤为严重,一大批离休干部的离休费、医药费得不到有效保障,有的生活极为窘迫。为此,中央于2000年12月出台了相关又件,要求按照“单位尽责、社会统筹、财政支持、加强管理”的原则,建立和完善离休干部离休费、医药费保障机制和财政支持机制。根据中央文件精神和我省的实际情况,我省各地相继建立了离休干部“三个机制”,采取特殊政策、特殊办法,即由国家“包起来”,确保了离休干部离休费(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医药费按规定实报实销,不再发生新的拖欠。为进一步完善“三个机制”,加大落实政策措施力度,我省各地对一批国有改制和破产企业离休干部实行统一管理服务,从而彻底解决了这批离休干部“人由谁管,钱由谁出”的“老大难”问题。“三个机制”的建立完善,充分体现了“特事特办”原则和责任担当,确保了离休干部队伍的稳定。
“四个就近”
启示:“四个就近”是形势发展的必然要求,必须坚持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努力拓展宽度挖掘深度推动相关工作融合发展
“四个就近”指的是利用社区资源方便老同志就近学习、就近活动、就近得到关心照顾、就近发挥作用。“四个就近”是针对离休干部普遍进入“双高期”、退休干部逐年增多、老同志居住分散、行动不便等情况提出的重要举措。
“四个就近”服务管理工作,涉及方方面面,情况比较复杂,必须坚持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努力拓展宽度、挖掘深度,推动相关工作融合发展。一要加强宣传教育。广泛宣传“四个就近”的工作理念、服务内容、方式方法等,引导广大老同志转变思想观念,放下“虚架子”,自觉与普通群众同学习、同娱乐、同服务。二要加强政策引导。围绕“四个就近”内容,做好实际工作,场所要向最基层规划,资金向最基层投向,人员向最基层编制,工作向最基层下沉。三要形成“大老龄”工作格局。整合涉老部门人力、财力资源,联合民政、老龄、街道(社区)等部门“把脉问诊”、同向发力、共同创建,避免各自为政、重复建设,逐步形成“大老龄”服务管理格局。
“五老人员”
启示:“五老人员”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必须坚持发挥老同志的优势和作用,激发广大老同志为党的事业增添正能量
“五老人员”指的是老干部、老战士、老专家、老教师、老模范。“五老人员”在长期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阅历、智慧和经验,具有不可替代的政治优势、经验优势、威望优势和特长优势。
做好“五老人员”工作,激发“五老人员”为党的事业增添正能量,发挥他们在各领域、各行业的优势和作用,是党的事业所需、老同志自身所愿,是老干部工作的重要任务。这就需要我们与广大老同志相向而行,积极为老同志搭建平台,引导他们做坚定理想信念、培育核心价值观、弘扬优良传统的引领者,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实践者,密切联系群众、化解社会矛盾、党风政风监督、关心教育后代的参与者。把“五老人员”的作用发挥好了,既可以分担现职干部的部分工作压力,又能进一步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
“六个老有”
启示:“六个老有”是广大离退休干部的所期所盼,必须坚持全心全意为老干部服务的理念,以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谱写老干部工作新篇章
“六个老有”即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教、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为。
实现“六个老有”是广大离退休干部的所期所盼,在中央、省委和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经过全省老干部工作者几十年的不懈奋斗,广大离休干部的“六个老有”基本实现,物质和精神又化生活得到极大改善。但形势总是不断发展变化,新情况新问题总是不断涌现,老干部工作仍面临许多新挑战。当前,离休干部普遍进入“双高期”,且逐年减少,退休干部逐年增多,且随着广大离退休干部生活待遇的逐步提高,他们对生活质量特别是对精神文化生活的追求也越来越强烈,如何让他们在安度晚年的同时,实现“六个老有”,是摆在各级老干部工作部门面前的现实课题。实现“六个老有”是广大离退休干部的所期所盼,更是各级组织人事部门、老干部工作部门的重要职责,必须研究新情况,解决老干部工作科学发展、转型发展中的新难题,以强烈的责任担当和更大的决心魄力,全心全意为老干部服务,谱写老干部工作新篇章。
省委老干部局宣传教育处胡可柱